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美国刚刚上任的第112届新国会是1947年以来没有“肯尼迪”这个名字的国会。随着2009年马萨诸塞州特德•肯尼迪参议员的病逝以及2010年四十三岁的来自罗德岛的众议员帕特里克•肯尼迪退出政坛,曾经权倾一时的肯尼迪家族在美国政治中的影响似乎已经走到了尾声。

在平民政治的美国,肯尼迪家被人称作美国的王族。不过,当英国真正的王族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却是很不以为然。在1850年代,爱尔兰发生了严重的土豆黑死病,造成大规模的饥荒,以至于三分之一的人口逃离到美国。帕特里克•约瑟夫•肯尼迪就是在1858年来到波士顿地区的爱尔兰移民中一个。初来乍到之时,笃信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对美国政治毫无所知,受到了早来的新教徒的格外排斥。在很长时间里,爱尔兰人只能做一些粗重的、低收入的活计,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也非常有限。在美国最早的人口统计中,爱尔兰人甚至还曾经被在“白人”之外单列出来。(后来有人就此写过一本有名的著作,题目就是《爱尔兰人如何变成白人》。)

不过,当数百万爱尔兰人聚集到纽约、波士顿这些东部的大城市之后,他们的政治力量也就随着人口和选票的增长而上升。二十世纪上半叶,爱尔兰人的势力基本上控制了纽约与波士顿这两个大城市的政府。这就是肯尼迪家族兴起的背景。依靠爱尔兰移民的选票,帕特里克•肯尼迪在1884年被选入马萨诸塞州的下院,后来又进入了参院。他也开办了一家专门进口威士忌酒的公司,生意相当兴隆。有了这样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帕特里克就将他的儿子约瑟夫•肯尼迪送入了哈佛大学读书。约瑟夫娶了当时波士顿市长的女儿露丝•菲茨杰拉德为妻,两人养育了九个儿女,就此奠定了肯尼迪家族的基础。

值得提起的是,波士顿是美国古老家族势力最强盛的城市。那里有几十个大家族,历史可以一直上溯到五月花号登陆的时期,信仰新教,其成员大都有哈佛教育的背景,人称“波士顿婆罗门”。比如,出过父子两位总统的亚当斯家族,捐赠了多个博物馆的皮博迪家族、有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与外交家的洛奇家族、赫尔姆斯大法官的家族、福布斯家族、艾默生家族,等等。在罗斯福新政之前,这些家族与共和党渊源深厚,在很大程度上垄断了马萨诸塞州的经济与政治。受到这些家族的压制,新兴的爱尔兰人的势力便投向民主党,成为最坚定的民主党票仓。

1918年,美国通过了第十八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在国内出售、制造、运输酒精类饮料,也就是所谓禁酒法。这条法律从1919年实施到1933年废除,十多年间在美国出现了源源不断的贩运与制造私酒的行为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有组织犯罪活动。人们一直传说,约瑟夫•肯尼迪就是靠贩运、销售私酒而发了大财。无论如何,他的确在这个期间成为当地最富有的商人之一。

在1932年罗斯福的总统竞选中,约瑟夫•肯尼迪是最大的金主之一,为罗斯福的当选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总统在1938年将他任命为驻英国大使。然而,这位大使在纳粹德国横行欧洲之际却公开私下地表示对纳粹的同情甚至赞许。结果在1940年英国对德战争开始之后,肯尼迪不得不辞去大使的职务。

也许正是因为希望洗去父亲政治上这个污点,约瑟夫•肯尼迪的长子乔、次子杰克、三子鲍比在二次大战期间都加入了美国军队。乔作为飞行员报名去参加极其危险的轰炸行动,结果葬身大海。参加了同一次行动却幸免于难的有艾略特•罗斯福上校,是现任总统罗斯福的儿子。在海军巡逻艇上服役的次子杰克也差点送了命。在舰艇被敌人打沉之后,杰克带领剩下的人员漂流到荒岛上,最后获救。杰克也因此获得了海军的英雄勋章。

后来的故事就广为人知了。杰克从战场上归来,先是成功地竞选进入联邦众议院,后来又进入参议院,最后在1960年竞选总统成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位天主教总统。总统任命他的弟弟鲍比为司法部长。1963年,肯尼迪总统在访问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时被暗杀。1968年,鲍比•肯尼迪在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在加州洛杉矶市被暗杀。他们的幼弟特德•肯尼迪也曾经试图竞选总统但没有成功,不过却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参议员之一。

不过,肯尼迪家的雄风到了再下一代人那里似乎便传不下去。虽然人口众多,可是年轻一代的肯尼迪有的玩物丧志,有的胸无大志,有的志大才疏,失去了当年爱尔兰移民的那种执着精神。在肯尼迪总统的儿子小约翰•肯尼迪1999年驾驶飞机失事丧生之后,肯尼迪家族就再也没有出现一个令民众拥戴的政治接班人。

家族政治在任何社会中都很难避免,包括美国这样的民主社会。毕竟,先辈的努力给后代留下精神、物质、社会财富,这能说是不公平。然而,肯尼迪家族中风头最盛的一代人,尽管从父辈继承了财富与名望,却仍然为国家做出了非常大的牺牲。如果仅仅是依靠家族势力予取予求,那么无论家族有多大势力,最终还是会被选民赶下台去的。

话题:



0

推荐

龚小夏

龚小夏

120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生活在地球另一面的华盛顿。有时候了解情况能借近水楼台之便。......

文章